瑤醫(yī)藥治療腎癌的配方理論——配伍原則!
(一)主藥
針對主病或主要癥狀,在治療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主藥。主藥往往劑量最大,藥力最猛,在處方中不可或缺,相當于中醫(yī)學的君藥。
(二)配藥
針對次要疾病或次要癥狀,或在治療過程中輔助主藥以加強治療主病或主要癥狀作用的藥物,稱為配藥。配藥在處方中劑量一般小于主藥。配藥相當于中醫(yī)學的臣藥、佐藥。
(三)引路藥
引導主藥、配藥到達病變部位,使其集中在患部以發(fā)揮最大功效的藥物,用量一般較輕。引路藥相當于中醫(yī)學的使藥。
瑤醫(yī)藥治療腎癌的配方理論——配伍禁忌!
藥物在治療過程中,出于適應病情的需要,由單味藥發(fā)展到復方,這就涉及到藥物之間的配合使用問題。瑤醫(yī)先賢在長期的醫(yī)療實踐中,逐步認識到各種藥物在配合應用時,能發(fā)生復雜的變化,例如有些藥物相互配合后能增強療效;有些藥物單獨使用時效果佳,與他藥相互配合后卻減低療效;有些藥物配合他藥能抑制或消除自身毒性和烈性;有些藥物配合使用可產(chǎn)生有害的毒副作用。這與中醫(yī)學中的“七情”(即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惡、相反、相殺)十分相似,說明各民族在各自的醫(yī)療實踐中使用的藥物雖然有所不同,但所觀察到的藥物之間相互反應的現(xiàn)象卻大同小異。
當然,各民族所總結出的用藥體驗又不可避免地帶有本民族的鮮明特色,瑤族醫(yī)學也不例外。藥物的配伍禁忌,是否有其“相反相成”的道理?相反的藥物到底能否同用?目前的科學實驗研究工作尚未得出正確的結論。在沒有進行全面、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之前,仍當注意用藥禁忌、謹慎使用反藥。
相反指兩種藥物相合后產(chǎn)生毒性或副作用,屬于配伍禁忌,原則上應避免使用。流傳于湘鄂等地的草藥“三十六反”歌謠,是以民間應用草藥經(jīng)驗的總結,對指導用藥有很重要的意義。“草藥相反須得講,紅黑二丸血貫腸。麥子七治暈咳痰,相反就是鐵扁擔,冷水七治色勞傷,相反就是鴉子七。鐵撬黑虎二香丸,大反腫痛半邊蓮。鐵撬牛尾身骨痛,大反蜂子痛又沖。海螺七與八角蓮,八瓜相反喉閉咽。血見愁與三柱香,大降龍草治蛇傷。黑虎七同扁擔七,大反色勞羊角七。紅綠二南星相用,相反乃是無娘藤。烏頭生二烏,相反四葉和珍珠。白龍過江金不換,相反巖蜂九龍盤。馬齒莧與頂天柱,相反梅候和皇珠。此賦言明三十六反,切忌使藥仔細詳。”
瑤醫(yī)藥治療腎癌的配方理論——劑型!
(一)煎劑:又稱湯劑,是指將藥材飲片或粗粒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服用的液體劑型。煎劑具有很多優(yōu)點,如能適應臨床需要,可隨證加減處方;可充分發(fā)揮方藥多種成分的綜合療效和特點;吸收快,奏效迅速;溶劑價廉易得;制備方法簡單易行等。但煎劑也存在一定的缺點,需臨用新制,久置易發(fā)霉變質(zhì);不便攜帶;直接服用容積大,特別是兒童難以服用;脂溶性和難溶性成分以水煎煮,不易提取完全。
(二)散劑:散劑是指一種或數(shù)種藥物經(jīng)粉碎、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狀劑型,其表面積較大,具有易分散、奏效快的特點,也能產(chǎn)生一定的機械性保護作用。此外,因其制法簡便,劑量可隨證增減,當不便服用丸、片、膠囊等劑型時,均可改用散劑。但由于藥物粉碎后比表面積較大,故其嗅味、刺激性、吸濕性及化學活動性等也相應地增大,使部分藥物易起變化,揮發(fā)性成分易散失。所以一些腐蝕性強及易吸濕變質(zhì)的藥物,不宜配成散劑。散劑按醫(yī)療用途可分為內(nèi)服散劑及外用散劑。按藥物組成可分為單散劑與復方散劑。按藥物性質(zhì)不同,可分為含毒性藥散劑,含液體成分散劑,含共熔成分散劑。按劑量可分為分劑量型散劑與非劑量型散劑。
(三)膏劑:外用膏劑系指采用適宜的基制將藥物制成專供外用的半固體或近似固體的一類劑型。此類劑型的制劑廣泛應用于皮膚科與外科。具有保護創(chuàng)面、潤滑皮膚和局部治療的作用,也可以透過皮膚或粘膜起全身作用。外用膏劑主要包括軟膏劑、膏藥、橡膠劑三種。
(四)丹劑:丹劑系指汞與某些礦物藥,在高溫條件下煉制而成的不同結晶形狀的無機汞化合物。丹劑按其制法有升丹和降丹之分。升丹中最常用的是紅升丹和黃升丹;降丹中常用的是白降丹,又稱降藥、白靈藥、水火丹等。丹藥按其色澤又可分為紅、白丹藥兩大類型,庒t(yī)使用丹藥,主要應用于外科,起到提膿、去腐生肌、燥濕、殺蟲等功用,治療癰疽、瘡癤、疔、瘺、瘰疬等。丹劑特點是用量少,價廉易得,藥效確切,用法多樣化,可制成散劑、釘劑、藥線、藥條和外用膏劑。
(五)丸劑:丸劑俗稱丸藥,系指藥材細粉或藥材提取物加適宜的賦形劑的球形或類球形劑型,主要供內(nèi)服。丸劑服用后在胃腸道中溶散緩慢,逐漸釋放藥物,作用持久,故多用于慢性病的治療。對毒性、刺激性藥物,通過賦形劑調(diào)節(jié)制成丸劑,可延緩其吸收、減弱毒性和不良反應。丸劑在制備中不僅能容納固體、半固體藥物,還可以較多地容納粘稠性和液體藥物。貴重、芳香不宜久煎的藥物如麝香、牛黃、蘇合香等宜制成丸劑使用。丸劑還可掩蓋藥物的不良氣味。但丸劑亦有缺點:例如服用量較大,小兒服用困難。制作技術,其溶散時限難以控制。并且丸劑多用原材料粉碎加工制成,生產(chǎn)流程長,易受微生物污染,使丸劑生霉長菌等。丸劑按賦形劑不同可分為水丸、蜜丸、水蜜丸、濃縮丸、糊丸及蠟丸等。按制法不同可分為泛制丸、塑制丸及滴制丸。
(六)酒劑:酒劑又名藥酒,系指藥材用蒸餾酒浸提成分而制得的澄清液體劑型。藥酒多供內(nèi)服,并可加糖或蜂蜜矯味和著色。酒甘辛大熱,能通血脈,行藥勢,散寒,含微量酯類、酸類、醛類等成分,氣味醇香特異,是一種良好的提取溶劑,藥材的多種成分皆易溶解于白酒中,故某些用于治療風寒濕痹、祛風活血、散瘀止痛的方劑,制成酒劑應用效果更佳。但兒童、孕婦、心臟病及高血壓患者不宜服用。 共2頁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