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受益于《保險私房學》提供的思路,第一次發(fā)于MSN理財大學)
“我買的保險到底好不好呢?”
“你的保險好,我也買和你一樣的。”
“代理說這份保險真的很好,馬上就要停了,你想,不好怎么會停呢?于是我就簽了”
“代理說這個保險交5年,共繳100萬,到100歲可以拿回1000萬。好賺錢哦,我就簽了,大賺了,哈哈”
…….
諸如此類的語言,在很多買過保險的客戶口里呈出不窮。
說保險好與不好之前,我先來看看,在某些客戶眼里,究竟什么是“好”的保險:
我買得便宜;
代理人說這個保險很賺錢;
代理人給了我優(yōu)惠;
我經過三個月的比較,終于找到了我最想要的產品了。
代理是我的親戚/同事,我完全相信他的推薦。
等等。
再來看看某些代理人眼里的“好”保險:
這個保險保費高,返還快,提成高。
這個保險靈活,什么問題都可以保,客戶最容易接受。
這個保險一張保三代,客戶肯定最喜歡。
這個保險我自己買了,非常好,一定讓我的客戶也買。
這個保險,下個月就停了,過了這村沒這店,不好保險公司不會停,一定要讓客戶抓緊購買。
等等。
好了,什么是誤導?
什么是欺騙?
什么是自找苦吃?
什么保險公司都是騙子?
什么保險都是傳銷?
都來了。
很多人喜歡比較,這個無可厚非。但是,有幾個人是真正知道該按照什么步驟去比較的?最終比較出來的結果又如何?是不是就是適合自己的情況的呢?我想未必。
挑選價格便宜又自己滿意的商品,是正常的,但是這個對于購買有形商品很有用。保險解決的是內心深層的恐懼和擔憂,這是比價格更重要的事情。
買有形商品,比如電視,我可以喜歡液晶,也可以喜歡平板,喜歡國產海爾,也可以選擇三星,可以購買便宜點的,將預算控制在2000以內,也可以在5000左右挑選。一點問題都沒有,這個完全取決于自己的喜好與經濟能力。
但是對于保險這樣的無形金融商品來說,不能由個人的簡單喜好來判斷,購買保險,只有一個作用————解決問題。
因為,買保險是要支付成本的,買錯或者買多,都會讓有限的現金流受到排擠,金錢不能進行有效率的利用,常言道:好鋼,必須用在刀口上。
所以購買一份真正能夠稱得上好的保險,對于一個家庭顯得非常重要。那到底什么才是一份“好”的保險呢?
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符合實際需求。保額要夠,保障要全面。
2、符合預算。符合現金流量,全面足夠的保障基于有限的保費建立。
3、問題來時,能解決問題。要解決問題,就需要界定問題。要界定問題,就需要有專業(yè)的步驟和思路,需要有專業(yè)的代理來協(xié)助。
買份“好”的保險,實際上就是一份真正適合家庭情況,用有限的費用預算,建立起系統(tǒng)和全面的保障。
口號,僅是在口上說的,要去做,才有用。
來源:?MSN理財大學論壇 |
日期:
2008
-
07
-
18
作者:
來源:
責編:
|
中國導醫(yī)網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中國導醫(yī)網同意并注明出處。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聯(lián)系我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