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經痛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其實真正的由于牙齒引起的疼痛并不能達到“真要命”的程度。這種性質部位的疼痛實際上屬于是三叉神經痛第二、第三支痛,疼痛時那種痛不欲生的心情,大概是許多三叉神經痛患者都曾有過的心理體驗。
據(jù)說中國歷史上有著“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的美人——楊貴妃曾是一名“牙痛”患者,(按現(xiàn)代醫(yī)學觀點解釋這種性質的疼痛屬三叉神經痛),她痛時皺眉嬌啼不敢觸摸的苦狀曾被人畫過一副圖,名曰“楊妃病齒圖”筆者雖未見過此圖,但從一位名叫吳草廬的人所作的〈題楊妃病齒圖>詩可見其情其景——"齒痛自顰眉,君王亦不怡,此疾如早割,何待馬嵬時“?
另一位叫馮海粟的詩人講的更率直,他所作〈題楊妃病齒圖〉云:“華清宮一齒痛;馬嵬坡,一身痛;漁陽鼙鼓動地來,天下痛!”一個小小的三叉神經痛竟牽涉到天下的興亡,難怪有人稱之為“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經痛按醫(yī)學范疇的解釋是指發(fā)生在面部一側或雙側三叉神經分布區(qū)域內的痛如放電、刀割樣的疼痛癥狀、常人難以忍受,發(fā)病率高,年齡多在40歲以后,女多于男。
當今醫(yī)學治療三叉神經痛傳統(tǒng)療法有“中藥、西藥、封閉、手術等,但上述療法均治標不治本,復法率高,使患者朋友失去了繼續(xù)治療的信心,以為是不治之癥,有輕生念頭。
難道現(xiàn)代醫(yī)學真的對“天下第一痛”束手無策了嗎?不然,安陽市三叉神經痛醫(yī)院目前就有一種標本兼治的特效療法 ,采用進口大型疼痛靶向治療系統(tǒng),這種機器可直達病灶作用于三叉神經根部,使病變神經液化從而不再傳遞疼痛,這種療法對頑固性、疑難性三叉神經痛效果確切,治療過程不痛苦,無副作用,疼痛即治即消,復發(fā)率低于千分之五,不手術,不住院,不面癱,給廣大三叉神經痛患者帶來了康復的希望。
愿天下眾生幸福安康,遠離這“天下第一痛”的困擾折磨。
